【河洛党史故事】洛阳建设新兴工业城市

文章来源: 时间:2021-08-03 18:02

新中国成立初期,洛阳工业基础极其薄弱,年工业总产值仅1227万元。

  1954年2月,我国决定在洛阳市涧河西建设第一拖拉机厂。此后,洛阳轴承厂、洛阳矿山机器厂、洛阳热电厂、洛阳铜加工厂、河南柴油机厂、洛阳水泥厂、洛阳耐火材料厂、洛阳棉纺织厂和洛阳玻璃厂相继兴建。随着一座座工厂建设、生产步入正轨,洛阳现代工业发展的大幕正式开启。

  “十大厂矿”落户后,洛阳工业发展迅猛。到1957年10月1日,洛阳已拥有大、中、小型工厂26个。第一拖拉机厂、洛阳矿山机器厂等大型现代化工厂已有30多个车间投入生产,涧西工业区已基本形成。在此基础上,洛阳由消费城市变身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。

  同时,农业、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,洛阳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,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较1952年增长40%,农民收入也有很大增长。

  从洛阳走出去的工业产品被迅速投入到全国各行各业的建设中去。据统计,直到20世纪80年代,全国40%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来自第一拖拉机厂;全国120家矿务局和170座大型洗煤厂使用的洗煤、选煤设备几乎全部来自洛阳矿山机器厂;全国各矿务局81%的卷扬机、大型提升机,全国钢厂80%的冷轧管机也来自洛阳矿山机器厂;洛阳轴承厂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30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和70多个国家、地区。

  就这样,随着一款款“洛阳制造”的诞生,洛阳工业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。(本报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贾巍丽)

来源:洛阳网-洛阳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