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6日,中国共产党嵩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(扩大)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县文艺中心举行。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,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、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决策部署,总结我县2021年经济工作,分析当前经济形势,安排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,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、保持战略定力、激发干事热情,奋力实现今年经济工作开门红、全年红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中国共产党嵩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(扩大)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:2022年全县经济工作要重点从八个方面发力。
重点一:推动经济稳步向好
要扎实推进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
坚持项目为王,聚焦“六新”项目,推动“五链”耦合,加快联审联批进度,加快实施“承诺制+标准地”改革,全面实行重大产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、项目直接落地等机制。
要深入开展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
抓好惠企政策落实、生产要素保障、政务环境优化,尽心竭力为企业减负纾困,引导支持企业通过结构调整、技术革新、深化改革等,加快实现转型发展。
要全面实施双“十百千万”工程
通过实施电子商务、农业产业双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持续激发消费活力,充分带动群众就业和增收,有效培育新的增量。
重点二:深入推进乡村振兴
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
抓牢防返贫监测和帮扶“两个环节”,抓好产业和就业“两个关键”,抓细项目建设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“两个重点”,紧盯住房和饮水安全“两个风险点”,抓实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“两个基础”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
要持续用好“五个抓手”
在“三清两建”上要把着力点由“清”向“建”转变;在乡村运营上,要扎实推进“6664”整治行动;在乡贤返乡创业上,紧盯已成功签约的项目;在集镇建设上,结合“572510”工程,强化放权赋能和政策支持;在“三变”改革上,全面推广“叶岭模式”,让群众获得合作社股金、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薪金,实现“三金叠加”。
重点三:全面提升产业能级
要持续培优做强农业特色产业
立足区域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,因地制宜,依托农业产业“十百千万”工程,着力打造十个特色农业品牌,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或乡镇。
要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区“二次创业”
以“一县一省级开发区”为契机,推进省级中药材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,加快“调规扩区”步伐,加快众创空间智慧产业园项目提升建设,做精做优上工强生堂制药中医药健康产业园,实现顺势药业中药材加工二期项目顺利开工。
要积极推进转型升级
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性、战略性工程,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,推进企业工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的政策导向,加快推动技术改造,加快形成绿色发展体系。
重点四:统筹推进城市建设
坚持规划先行
高质量编制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全面启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,坚持山水地势美学设计,利用好自然禀赋,实现由山城到湖城的华丽转变。
坚持建设为基
积极对接嵩县至内乡、嵩县至汝州高速公路立项工作,力争G344西环线、环渠北路、草庙经西沟至三合公路年内完工,完成陆浑大道、英才路改造提升,加大危桥改造力度,持续完善交通路网,推进“五桥两岸”主题亮化,扮靓城市。
坚持管理为要
加强经营和管理城市的理念,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,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,实现全域5G全覆盖,以数字赋能推动城市管理稳步提升。
坚持提升为上
以市定22个老旧小区为抓手,推动5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,推进集中供热稳步发展,持续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。提升改造白云大道、人民路、建设路3条主干道风貌,持续推进大禹公园提升改造,打造一街一景城市园林景观,加快城市品质能级跃升。
坚持节能优先
开展碳普惠制试点、融入碳交易,着力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,控制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,积极推行垃圾分类试点,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,推动县城提质增效。
重点五:始终坚持生态立县
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
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整治,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,全力打赢“蓝天保卫战”,持续开展“碧水保卫战”,扎实推进“净土保卫战”。
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
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防汛行洪、国土绿化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旅游、沟域经济相结合,汛期前完成25条河流“两清一护”综合治理,完成10座淤地坝加固、重建,全面提高流域水环境质量。
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作
严格落实“两个最严决定”,把伊河、汝河、白河、陆浑水库的生态环境修复作为重点,积极推进环湖临岸建筑拆迁退让、复绿复垦,推进水、湖、山、林等有机融合。
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水平
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契机,深入推进林权改革,积极推行林长制,实施乡村绿化美化,打造精品示范村3个和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5个,积极创建“无废城市”示范县。
重点六:推动文旅深度融合。
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
以无目的地旅游、康养民宿集群为抓手,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产业项目。实施天铜路改建工程,积极谋划建设白云山时光隧道项目,打造沉浸式文旅网红打卡点。
擦亮“伏牛山水”大品牌
做大做优做强白云山、天池山、木札岭等头部景区,全力融入大伏牛山和大嵩山旅游区,积极参与组建伏牛山旅游联盟,着力形成全域旅游公路交通“一张网”,打出“伏牛山居”品牌,积极打造伏牛山国民休闲旅游度假地。
叫响“理学之源”金招牌
坚持以黄河文化立心铸魂,开发“绿水青山”主题演艺,持续打造一批年轻化消费产业项目,以年轻化消费叫响“行走嵩县,读懂历史”研学品牌,建成伊尹文化产业园,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文旅文创产业链。
做强“嵩县爱你”营销牌
以短视频大赛、金点子征集为抓手,谋划实施一批颠覆性创意文旅产业项目,持续开展“嵩县爱你”系列主题活动。
留住旅游乡土味
开展整村项目包装,打造2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,打造提升3条环线7条路,集中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和休闲康养度假单元。
重点七:精准聚焦富民惠民
要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
加快“人人持证、技能嵩县”建设,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,规范公益岗位开发和管理,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,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。
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
建设60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,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,新建、改扩建7所义务教育学校,10所公办幼儿园,开工建设县一高田湖、车村分校,新建嵩县中等专业学校田湖分校,完成洛阳中医药学校迁建。
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嵩县
开展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计划,提升改造县精神病院,开工建设县医院车村、田湖分院,以乡镇卫生院标准提升25个中心村卫生室,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。
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
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,落实社保转移接续、异地就医结算制度,加快高标准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,推进乡镇养老服务站、农村互助养老站建设,不断提升居民养老服务水平。
重点八:防范化解重大风险
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
着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
着力防范化解疫情风险
着力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风险
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